(通訊員 周琳)8月9日,永州市中心醫(yī)院零陵院區(qū)神經內科介入團隊成功開展了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置入手術,為顱內多發(fā)、復雜動脈瘤患者帶來了新希望。
近日,倪阿姨因右側額顳部疼痛,在當?shù)蒯t(yī)院完善頭顱MRA疑診顱內動脈瘤,于7月31日轉入永州市中心醫(yī)院零陵院區(qū)神經內科治療。完善全腦血管造影檢查提示右側頸內動脈C5-6段多發(fā)性動脈瘤,在15mm長度的血管上一共長了大小不等4個動脈瘤,其中最大的動脈瘤如同花生米大小,同時載瘤動脈明顯瘤化。
顱內動脈瘤俗稱“不定時炸彈”,在普通人群中的發(fā)病率約為5~7%,患者每年發(fā)生動脈瘤破裂的概率約為2-3%。它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腫瘤,其本質是顱內動脈血管壁上的一種囊狀突起,類似于瘤樣物。此類動脈瘤如果不積極治療,動脈瘤隨時可能會破裂,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,可瞬間危及患者生命。但是治療需要兼顧動脈瘤閉塞效果、圍手術期并發(fā)癥控制及降低遠期復發(fā)等,相當棘手!
該院介入團隊專家經過反復研究討論后,決定選擇最新的技術手段為患者施行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置入術。血流導向密網支架可以有效克服顱內動脈瘤常規(guī)彈簧圈填塞手術存在的風險隱患,致密的網孔可以減少動脈瘤內部的血流,并提供支撐力使得動脈瘤頸部內皮化,永久阻隔血流,同時降低手術費用。
經過與家屬充分溝通后,患者和家屬堅定了手術意愿。8月9日,永州市中心醫(yī)院零陵院區(qū)介入團隊在不到一小時的精心操作下,順利完成了手術,術后完善Dyna CT提示血流導向密網支架充分打開,各段均貼壁良好,動脈瘤腔內造影劑已明顯滯留,術后患者即刻復蘇,一切正常,效果可期!
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置入技術是神經介入領域的創(chuàng)新療法,改變了治療理念,將以往的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理念由單純“填坑”轉變成了“重新鋪路”,使得手術更簡單、更快捷,對于巨大動脈瘤的患者還可以有效節(jié)省費用。
該手術的成功實施,為今后永州地區(qū)在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指明了新的方向!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。